1.1.2 白天对突发情况的应对准备
第二点措施, 是在白天的生活作息中对突发情况的应对准备。尽管大多数绑架都在夜晚发生,但不排除有在白天实施犯罪的案例。因此以下措施针对的是除睡眠时间外全天的生活作息。
这类准备包括以下三点:室内工作位置的选择、逃生的准备和对环境的感知与警戒。
-
室内工作位置的选择:在一定的室内空间中,有两个衡量人身处位置优劣势的指标,即人与各入口的距离和人与潜在临时武器(下文中详述)的距离。
在一般情况下,所处的位置应背对墙面或墙角,面向与外界相通的入口。如果有多个入口,应尽量使各入口均处于视野范围内。
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前提下,使人与各个可能出现威胁的入口之间的距离最大化(提供足够的反应时间),与各潜在临时武器之间的距离最小化(缩短自身所需反应时间)。在选定位置周围不可有过多的障碍物堆积,尽量腾出一片空地,以免在紧急情况下影响行动。
-
逃生的准备:在有条件的情况下,应在身边放置一小包打包好的必需品。其中包括通讯设备、不显眼的衣物(逃生时用于降低辨识度)、现金、可供防身的临时武器等。
-
对环境的警戒:在日常生活中应对周边环境有充分、全面的感知,保持一定的警戒,时刻做好逃生的心理准备。
进入不熟悉的室内空间时,需了解建筑物中可用于逃生的出口并提前熟悉,以及注意身边潜在的临时武器等,对环境保持充分的认知。关于这一点,在第三点措施中会进行详细的说明。